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对拖拉机运输交通管理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7:57:25  浏览:985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对拖拉机运输交通管理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对拖拉机运输交通管理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一九八四年《国务院关于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机动车船和拖拉机经营运输业的若干规定》(国发[1984]27号)发布以来,我国农民拥有的拖拉机数量增加很快。农民在利用拖拉机从事农田作业的同时,积极参与运输活动,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促进城乡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拖拉机行驶速度低,制动性能差,容易造成道路交通堵塞和事故,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为了既稳定农村经济政策,又保证道路交通的畅通与安全,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拖拉机运输的交通管理。经国务院同意,现作如下通知:
一、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拖拉机上道路从事运输活动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在大中城市市区、旅游风景区、主要干线公路及其他公路的交通拥挤地段,要规定一定的区域、路段和时间,不准拖拉机上路。
二、各地要加强对拖拉机运输的监督管理。用拖拉机从事运输,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拖拉机在道路上行驶时,遇到后边车辆发出超车信号时,驾驶员必须靠右行驶,并减速让行。
三、用拖拉机从事运输,必须按照一九八八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公安部、农业部关于实施拖拉机第三者责任法定保险的通知(保发字[1988]350号),向车辆登记地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第三者责任险。



1992年9月7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1996年6月24日,国家技术监督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进口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口计量器具,以及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在中国销售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实施细则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本实施细则中所称的外商含外国制造商、经销商,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制造商、经销商。
《办法》和本实施细则中所称的外商代理人含国内经销者。
第三条 对进口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内的计量器具,其中必须办理型式批准的进口计量器具的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内的计量器具。
第四条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的进口计量器具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进口计量器具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各地区、各部门的机电产品进口管理机构和海关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进口计量器具实施管理。

第二章 型式批准
第六条 凡进口或者在中国境内销售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内的计量器具的,应当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型式批准。未经型式批准的,不得进口或者销售。
型式批准包括计量法制审查和定型鉴定。
第七条 进口计量器具的型式批准,由外商申请办理。
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在中国境内销售进口的计量器具的型式批准,由外商或者其代理人申请办理。
第八条 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型式批准,必须递交以下申请资料:
(一)型式批准申请书(格式见附件1);
(二)计量器具样机照片;
(三)计量器具技术说明书(含中文说明)。
第九条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型式批准的申请资料在十五日内完成计量法制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为:
(一)是否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二)是否属于国务院明令禁止使用的计量器具;
(三)是否符合我国计量法律法规的其他要求。
第十条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在计量法制审查合格后,确定鉴定样机的规格和数量,委托技术机构进行定型鉴定,并通知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在商定的时间内向该技术机构提供试验样机和下列技术资料:
(一)技术说明;
(二)总装图、主要结构图和电路图;
(三)技术标准文件和检验方法;
(四)样机试验报告;
(五)安全保证说明;
(六)使用说明书;
(七)提供检定和铅封的标志位置说明。
第十一条 外商或者其代理人提供的定型鉴定所需要的样机,由海关在收取相当于税款的保证金后验放或者凭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的保函(格式见附件2)验放并免收关税。
第十二条 承担定型鉴定的技术机构应当在海关限定的保证期限内将样机退还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并监督办理退关手续。
第十三条 定型鉴定应当按照鉴定大纲进行。鉴定大纲由承担定型鉴定的技术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或者参照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国际建议(以下简称国际建议)制定。
没有国家有关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或者国际建议的,可以按照合同的有关要求或者明示技术指标制定。
第十四条 定型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外观检查,计量性能考核以及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可靠性或者寿命试验等项目。
第十五条 定型鉴定应当在收到样机后三个月内完成,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时间的,应当报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六条 承担定型鉴定的技术机构应当在试验结束后将《定型鉴定结果通知书》、《鉴定大纲》和《计量器具定型注册表》,一式两份报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审核。
承担定型鉴定的技术机构应当保留完整的定型鉴定原始资料,保存期为五年。
第十七条 定型鉴定审核合格的,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向申请办理型式批准的外商或者其代理人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格式见附件3),并准予其在相应的计量器具产品上和包装上使用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标志和编号(格式见附件4)。
定型鉴定审核不合格的,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提出书面意见并通知申请人。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办理临时型式批准:
(一)确属急需的;
(二)销售量极少的;
(三)国内暂无定型鉴定能力的;
(四)展览会留购的;
(五)其它特殊需要的。
第十九条 申请办理第十八条第(一)、(二)、(三)、(五)项所列的临时型式批准的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地方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递交进口计量器具临时型式批准申请表(格式见附件5)和第八条所列申请资料。
申请办理第十八条第(四)项所列的临时型式批准的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向当地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地方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递交进口计量器具临时型式批准申请表和第八条所列申请资料。
第二十条 有权办理临时型式批准证书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递交的临时型式批准申请资料进行计量法制审查,可以安排技术机构进行检定。
第二十一条 临时型式批准审查合格的,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临时型式批准证书》(格式见附件6);属展览会留购的,由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临时型式批准证书》。
临时型式批准证书应当注明批准的数量和有效期限。
第二十二条 承担进口计量器具定型鉴定的技术机构必须经计量考核合格并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授权后方可开展工作。
第二十三条 承担进口计量器具定型鉴定的技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申请人提供的技术资料、样机保密。
参加定型鉴定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与其承担项目相同产品的技术咨询和技术开发。
第二十四条 进口计量器具经型式批准后,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予以公布。
对于不符合计量法制管理要求和技术落后的进口计量器具,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有权废除原批准的型式。

第三章 进口计量器具的审批
第二十五条 申请进口《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所列计量器具的,应当到进口所在地区、部门的机电产品进口管理机构申请登记,并提供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证明;申请进口《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所列计量器具的,还应当提供经型式批准的证明。
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证明和经型式批准的证明,可以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审查后出具。
第二十六条 机电产品进口管理机构对没有符合法定计量单位或者型式批准证明的,不予批准进口。
海关凭各地区、各部门机电产品进口管理机构签发的机电产品进口登记表验放。
第二十七条 对于不符合法定计量单位或者未经型式批准的计量器具,外贸经营单位不得办理订货手续。
第二十八条 因特殊需要,申请进口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它计量器具,必须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但是不得在国内销售和转让。
第二十九条 申请进口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它计量器具的,应当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提交以下资料和文件:
(一)说明特殊需要理由的申请报告;
(二)计量器具的性能和技术指标;
(三)计量器具的照片和使用说明书;
(四)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批件。

第四章 进口计量器具的检定
第三十条 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的进口计量器具,在销售之前必须经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检定。当地不能检定的,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申请检定。
未经检定合格的,不得销售。
第三十一条 申请进口计量器具的检定,应当递交以下文件和资料:
(一)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申请表;
(二)计量器具技术说明书(含中文说明);
(三)使用说明书;
(四)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的计量器具,还需递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的复印件或者证明。
第三十二条 受理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申请的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当对递交的文件和资料进行书面审查,经审查合格后方能安排检定。
第三十三条 承接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的技术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
第三十四条 进口计量器具的检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或者参照国际建议进行。没有国家有关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或者国际建议的,可以按照合同的有关要求或者明示技术指标等进行。
第三十五条 进口计量器具的检定内容包括计量器具的外观检查和计量性能考核。
第三十六条 承接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的技术机构应当对检定合格的进口计量器具出具进口检定合格证书,对不合格的出具进口检定不合格通知书。
进口检定合格证书和不合格通知书加盖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进口检定核准印鉴方能有效。
第三十七条 承接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的技术机构应当保留完整的进口计量器具检定原始资料,保存期两年以上。
第三十八条 凡对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结论有异议的,应当在接到合格证书或者不合格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接受申请的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复检。
对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复检结论有异议的,应当在接到复检结果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申请检定。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的检定结果为最终结论。
第三十九条 用进口零、部件组装的计量器具在国内销售的,应当向制造所在地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检定;有出厂检定能力的也可以向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经考核发证后,授权制造厂商自行检定。
第四十条 进口不以销售为目的的计量器具,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应当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强制检定;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以外的,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它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实施细则规定,进口或者销售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或者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它计量器具的,由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进口或者销售,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相当其违法所得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进口的计量器具未经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委托的技术机构检定合格而销售的,由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销售,封存计量器具,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其销售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进口或者销售未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型式批准的计量器具的,由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封存其计量器具,责令外商或者其代理人补办型式批准手续,并可以处以相当于进口或者销售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承担进口计量器具定型鉴定和检定的技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实施细则的规定,给申请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赔偿申请单位的损失,并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技术机构应当对进口计量器具实行逐台检定,如果需要在索赔期内向商检部门出具验收证书的,可以先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查,但是抽取样机不得少于3台,根据抽样结果,向商检部门出具证明。商检验放后,对其他计量器具仍须逐台检定。
第四十六条 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承担进口计量器具定型鉴定和进口检定的技术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十七条 申请进口计量器具的型式批准、定型鉴定和进口检定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费用。
第四十八条 进口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的管理,参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第四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中规定的外贸经营单位的经营行为,视为进口行为,适用《办法》和本实施细则。
第五十条 本实施细则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
Add: No.4,Zhichun Roa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Haidian District, STATEG BUREAU OF TECHNICAL SUPERVISION 编 号:
Beijing, 100088, China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
Fax: 62020983 (SBTS)
Tel: 62032992
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申请书
THE APPLICATION FORM FOR THE
PATTERN ARRPROVAL OF MEASURING
INSTRUMENT
计 量 器 具 制 造 厂 的 名 称 和 地 址
Name and address of the manufactory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
----------------------------------------------------------------------------
电 话 传真
Tel:------------------------------------Fax:--------------------------------
申 请 人 的 名 称 和 地 址
Name and address of the applicant ------------------------------------------
联 系 人 签 名
Signature of liaison person ------------------------------------------------
申 请 日 期
Date of application --------------------------------------------------------
申请型式批准的计量器具名称、类别、型号、测量范围和准确度
Name, type, model, measuring range and accuracy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applying for
pattern approval.
------------------------------------------------------------------------------
|序号| 名 称 |类 别|型 号| 测 量 范 围 | 准 确 度 |
| No.| Name | Type | Model | Measuring Range | Accurac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申 请 型 式 批 准 的 计 量 器 具 的 情 况 说 明
Description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applying for pattern approval:
----------------------------------------------------------------------------------
----------------------------------------------------------------------------------
计 量 特 征
M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用 途
Intended use
适 用 场 合
Commercial designation, where applicable
--------------------------------------------------------------------------------
有 关 申 请 的 其 他 要 求:
Important: Other requirements to applicants:
1.申请时,必须向国家技术监督局提交以下以文件:
At the time of application,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must be submitted to SBTS:
(1)计 量 器 具 照 片
Photograph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2)计 量 器 具 技 术 说 明 书
Technical instruction of the measuring imstrument
(3)计 量 器 具 总 装 图、主 要 结 构 图 和 电 路 图
General assembly drawings, and where necessary, drawings of important constructional de-
tails and the circuit diagram
(4)技 术 标 准 文 件 和 检 验 方 法
Documentary technical standard and examination method
(5)申 请 单 位 对 样 机 所 做 的 测 试 报 告
Test report for the samples of measuring instrument taken by the applying organization
(6)安 全 保 护 的 说 明
Description of the safety devices guaranteeing correct operation
(7)使 用 说 明 书
Operation manual
(8)提供检定和铅封的标志位置说明:
Description of positions provided for:
—Verification marks
—Sealing marks (where appropriate)
注:申请书和文件资料一式四份。其中一份申请书批准后将退给申请人
Note: The application forms and documents should be in four copies. One of the application
forms will be returned to the applicant after approval.
2.需要进行定型鉴定的,申请人必须向国家技术监督局委托的定型鉴定单位提供一台以
上的样机。定型鉴定后,全部样机由定型鉴定单位退还申请人。
If a pattern evaluation is reguired, the applicatnt is required to supply one or possibly more
specimens of measuring instrument to the pattern evalvation organization consigned by
SBTS.AII specimens will be returned by the pattern evaluation organization to the applicant
after the pattern evaluation.
3.申 请 人 必 须 缴 纳 手 续 费 和 试 验 费。
Applicants must pay the service charge and test fee.
(以 下 各 项 由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填 写)
(The following items should be filled in by SBTS)
委托------------------------------------------------进行定型鉴定
is consigned to carry
out pattern evaluation
委 托 日 期
Date of consignment ------------------------------------------------------
委 托 人 签 名
Consignor's signature
委 托 单 位 国家技术监督局
Consigning organization: SBTS
(以 下 各 项 由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填 写)
(The following items should be filled in by SBTS)
型 式 批 准 证 书 编 号
Sr.No.of the pattern approval cerfitication ------------------------------
批 准 日 期
Date of approval
批 准 人 签 名
Signature of approver
批 准 单 位: 国家技术监督局
Approving authority: SBTS
附件2:保 证 函
技监外保(19 ) 号
担保人: 法定代表人:
地 址: 电 话:
开户银行及帐号
----------------------------------------------------------------------------
|货 物 名 称| |
|--------------|--------------------------------------------------------|
|数 量| |金 额| |
|--------------|--------------------------|--------|------------------|
|国 别| |运输工具| |
|--------------|--------------------------|--------|------------------|
|进(出)口日期| |有关文件| |
| | |及单证号| |
|------------------------------------------------------------------------|
| 申请理由: |
| |
| 保证事项: |
| |
| 如不能按期履行上述义务,我 愿接受海关处罚。 |
| |
| 担保人(盖章) 经办人(签印) |
| |
| 年 月 日 |
| |
|------------------------------------------------------------------------|
| 海关批注: |
| |
----------------------------------------------------------------------------
附件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
PATTERN APPROVAL CERTIFICATE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十三、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以及------------------------------------(检定规程、技术标准和鉴定大纲的名称)的要求,
对------------------------------------------------------------(制造厂的国别和名称)
申请型式批准的
----------------------------------------------------(计量器具的名称、类别和型号)
经定型审查合格,确认其技术指标为:
现予批准,并可使用以下标志和批准的编号: 批准时的附件:
(PA)
批准人签名: 批准日期
批准部门盖章
附件4
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标志和编号
(PA)
86F--174
其中:前二位数字——批准的年份;
第三位符号——计量器具的类别编号;
第四、五、六位数字——批准的顺序编号(从101开始)。
附件5
计 量 器 具 临 时 型 式 批 准 申 请 表
APPLICATION FOR PATTERN APPROVAL OF MEASURING INSTRUMENTS
参展单位名称:
EXHIBITOR经--------------------------------------------------------------------
国别(地区) 联系人签名
COUNTRY (REGION)----------------------SIGATURE OF THE PERSON IN LIAISON--------
------------------------------------------------------------------------
|序 号| 计 量 器 具 名 称、型 号 |数量(台、件)|
| No. |NAME、TEPE AND MODEL OF MEASURING INSTRUMENT| QUANTITY |
| | | (SE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每一参展单位填写一份。
NOTE: ALL EAHIBITORS ARE REQUIRED TO FILL OUT THIS APPLICATION.
附件6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临时型式批准的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临时型式批准证书 ------------------------------------------------------
PROVISIONAL PATTERN APPROVAL CERTIFICATE |序 号| 计量器具名称和型号 | 数量(台、件) |
------------------------------公司(厂):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 | | |
对你公司(厂)在------------------------------------------ | | | |
------------------------------------------------展览会上, | | | |
申报销售的计量器具,经审查,对下列品种给予临时型式批准,准 | | | |
予销售。 | | | |
| | | |
| | | |
证书编号: | | | |
发证日期: 年 月 日 | | | |
有效日期: 年 月 日止 | | | |
------------------------------------------------------


国有林场管理办法

国家林业局


国有林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有林场管理,维护国有林场合法权益,保障国有林场改革顺利进行,促进国有林场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国有林场的设立、变更、分立、合并、撤销以及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国有林场,是指国家建立的专门从事植树造林、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林业事业单位。
  第三条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国有林场的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其国有林场管理机构负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按照行政隶属关系,负责所属国有林场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其国有林场管理机构负责。
  跨地(市)、县(市、区)的国有林场,由所跨地区共同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第四条 国有林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贯彻实施国有林场相关法律、法规;
  (二)协调编制国有林场发展规划;
  (三)组织编制并会同资源管理部门审批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和国有林场森林采伐、抚育作业设计;
  (四)审核国有林场的设立、变更、分立、合并、和撤销等事项;
  (五) 受委托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资产进行监管;
  (六) 受委托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进行核准或备案;
  (七)指导和检查考核国有林场生产经营活动;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国有林场实行“营林为本、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办场方针,主要任务是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开展科学试验和技术创新,推广先进技术;保护林业生态文化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六条 国有林场经营范围内的国有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有林场依法经营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收交、归并、侵占和平调,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破坏国有森林资源。
  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集体林地、林木,应当明确权属关系,依法维护经营管理区的稳定和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组织编制所属国有林场发展规划,明确国有林场的发展方向、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各项林业建设资金应当重点向国有林场倾斜,支持国有林场发展。
  第八条 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应当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规划和相关行业发展规划。
  第九条 鼓励国有林场通过多种方式扩大经营范围,壮大林场规模。
  第十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国有林场干部职工的培训,提高国有林场干部职工综合素质。

  第二章 设立、变更与撤销

  第十一条 设立国有林场,应当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或审批,并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国有林场数量较多的地区,应当设立国有林场管理局或者总场,统一组织国有林场的生产经营。
  第十二条 新设立的国有林场,应当林地权属清楚,四至界线分明,且具有合法有效的林地权属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 国有林场经批准设立后,应当依法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
  第十四条 国有林场的经营范围和隶属关系,应当保持稳定,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分立、合并、撤销、变更经营范围或者改变隶属关系的,应当按原报批程序报原审批设立的机关审核、批准。
  国有林场分立、合并、撤销、变更经营范围或者改变隶属关系的,应当进行资源评价和经济审计,依法清理债权债务,明确划分责任,保护好森林资源和其他国有资产。
  第十五条 企业性质的营林单位或者由国有林场控股的股份制林场,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经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可纳入国有林场系列管理。

  第三章 森林资源经营与保护

  第十六条 国有林场应当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有条件的林场可以采取承租集体林地造林经营的方式,扩大森林资源规模。承租集体林地应当签订书面的承租合同,明确承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承租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 国有林场应当大力推广林业先进实用新技术,加快中幼龄林抚育步伐,大力发展珍贵用材树种,积极培育大径级林木,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第十八条 国有林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健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掌握森林资源发展变化情况。
  第十九条 国有林场应当根据林业长远发展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林业分类经营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场实际情况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报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其中跨地(市)国有林场、省属国有林场和省级以上公益林占有林地面积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由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调整森林经营方案应当报原批准机关审核批准。
  国有林场应当建立并完善森林经营档案。
  第二十条 国有林场进行林木采伐,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森林采伐限额、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和造林育林、采伐更新技术规程,并依法进行更新造林。作为单独采伐编制限额单位的国有林场,年度采伐限额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实行采伐许可指标单列。
  第二十一条 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国有林场林地。涉及占用国有林场林地的建设项目,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国有林场管理机构应当参与项目立项的可行性评估工作。
  第二十二条 在国有林场范围内设立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应当经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国有林场管理机构审核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其中设立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不得改变国有林场的林地使用权归属,并应当明确收益分配方式。
  第二十三条 国有林场应当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合理区划,设立护林站,健全护林组织,配备森林管护人员,明确管护职责,确保管护成效。
  第二十四条 国有林场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森林防火的规定,加强森林防火设施设备建设,成立护林防火组织,组建森林火灾专业扑救队伍,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各项森林防火制度,抓好火源管理,组织火灾扑救。
  第二十五条 国有林场应当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需要配备森防技术人员,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建设,建立检疫、预测预报制度,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第二十六条 国有林场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配备执法人员,加强林政执法,保护森林资源资产。
  第二十七条 国有林场应当保护其经营管理范围内的野生植物;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古树名木等应当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加强管理。
  第二十八条 国有林场应当保护其经营管理范围内的野生动物;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维护其生息繁衍的环境。
  第二十九条 森林公安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国有林场设立公安派出机构,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第四章 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条 国有林场依法享有以下经营管理权:
  (一)依据林业长远发展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制定年度各项生产、经营计划,确定建设项目和生产规模;
  (二)按照市场需求依法经营销售本场生产的木材、林产品和其它产品;
  (三)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国有林场经营范围内的各种资源;
  (四)依法对其经营范围内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进行统一管理;
  (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场工作需要决定本场的机构设置、人员调配、干部任免、劳动用工和工资奖金分配;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一条 在国有林场内从事生产经营和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国有林场的统一管理,遵守国有林场的有关规定,不得损毁国有林场的林木及设施、设备。
  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国有林场摊派和乱集资、乱收费。对于非法向国有林场集资、收费、摊派的,国有林场有权拒绝,并可以依法向有关机关申诉。
  第三十三条 国有林场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林地、林木权属争议的,争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处理。国有林场应当将争议情况及时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
  第三十四条 国有林场应当加强国有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保证国有森林资源稳定增长。
  第三十五条 国有林场不得以其经营的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为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
  第三十六条 国有林场应当建立健全各项内部规章制度,严格独立经济核算。
  第三十七条 国有林场应当严格遵守国家财务、税收、劳动工资等方面的规定,接受财政、税务、审计等机关的监督。
  第三十八条 国有林场应当落实职工社会保障有关政策,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

  第五章 组织机构

  第三十九条 国有林场实行场长负责制。
  国有林场场长的产生,采取聘任、委任或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的办法。具体产生方式由其主管部门确定。国有林场场长产生后,应当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条 场长负责管理国有林场的生产、经营等工作,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实施本场的经营方针、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提请或者决定本场管理机构的设置、调整;
  (三)依法提请行政主管部门任免或者聘任、解聘本场管理人员;
  (四)依法聘任或者解聘应由行政主管部门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林场工作人员,并按照有关规定报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五)组织制定工资调整、资金使用、财务预决算等方案和重要规章制度。提请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决定有关职工福利等重大事项。
  (六)决定本场岗位责任制、承包责任制方案。
  (七)其它需要由场长行使的职权。
  第四十一条 国有林场实行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实行以岗位绩效工资为基础的收入分配制度。国有林场应当结合所承担的主要任务,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条件,按有关人事政策公开招聘人员,实行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以岗定酬、合同管理。
  第四十二条 国有林场应当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或者职工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是国有林场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工资调整方案、住房分配方案等事关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第四十三条 国有林场应当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四条 国有林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财务、人力资源、森林资源管理、护林防火等部门及管辖区内的管护站(点)、瞭望台,并配备相应的人员。
  第四十五条 国有林场开办的企业,应当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组建独立法人实体经营,林场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可以制定本地区国有林场管理办法,并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 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